依托国家森林步道 建设旅游精品线路
www.sfla.gov.cn  2019-10-30 10:56:49  文章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窦群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小兴安岭、大别山、武陵山等3条路线入选,合计全长3466公里。至此,我国已有12条国家森林步道,全长超过2.2万公里。森林步道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产品,逐渐从概念走进人民的现实生活。

    国家森林步道的推出是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步道的选线会途经众多世界遗产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等名胜。因此,森林步道旅游本质上也是一种复合型旅游产品,是我国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交相辉映的旅游精品线路。

    顾名思义,森林步道突出森林生态独特的优美环境,以穿越森林的美好意境作为主要市场卖点。旅游发展实践表明,生态旅游是旅游市场中吸引力大、重游率高、旅游生命周期长的产品类型。森林步道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我国森林步道的规划建设是在对国外同类产品充分研究和借鉴基础上加以推进的。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始通过颁布相关法令规范国家步道建设。按照我国近年颁布的《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行业标准,国家森林步道需要穿越著名山脉和典型森林,邻近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区域,是长跨度、高品质的以徒步旅行为主的带状休闲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国家森林步道的基本特征。以这次入选的小兴安岭国家森林步道为例,步道全线森林占比82%,穿越我国东北地区典型的温带针阔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是体验“穿林海、跨雪原”意境的最佳路径;大别山国家森林步道全线森林占比75%,武陵山国家森林步道全线森林占比70%,都属于亚热带森林区域,是领略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独特空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心健康的关注日益提升,在城乡都出现了与日俱增、老少咸宜的“暴走族”。这表明大众对户外游憩有旺盛需求,而长距离徒步穿越生态优美、负氧离子浓度高的森林步道自然受到青睐,国家森林步道就是要提供这样一个全新的徒步场地和路线。因此,推动国家森林步道建设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森林步道规划建设精品旅游线路,可以逐步引导大众由“快餐式”的景点旅游向“快行漫游”的深度旅游、体验旅游模式转化,这也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延伸方向。

    森林步道旅游是以森林生态为环境、以步道为核心的旅行方式,步道的选线、布局、连通性和配套设施是充分发挥其生态优势的前提。森林步道规划建设需要努力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步道主要由土路和砂石路组成,保留自然、荒野风貌,可以使游客暂时避开城市公园内水泥、石材步道等生硬材质步道,尽情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愉悦。

    目前,我国国家森林步道建设主体在山区、林区,交通基础设施普遍比较滞后,少数地区可能还会出现断头路。为此,必须把国家森林步道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规划和投资。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在坚持最大限度保持生态系统、最低限度实施硬件建设的基本原则下,为保障游客安全和基本休闲需求,还是要提供必要的基本设施和服务。

    根据相关标准,国家森林步道长度的基础是500公里以上,有的国家森林步道超过上千公里。例如,这次公布的武陵山国家森林步道跨贵州、湖南、湖北和重庆四省市,步道全长达到1162公里,要一次性实现理想化的全线贯通肯定不现实。为此,必须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思路,先期的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可以优先利用古道、林区道路、废弃道路,并尽可能邻近古村落、特色村落,以及著名历史遗迹,并在步道连通过程中,有序推动国家森林步道重要节点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步道配套服务体系,特别是有序开展国家森林步道信息化、智慧化建设,逐步实现信息通讯全覆盖。这样,一条很长的森林步道可以划分为若干段,布局若干个节点,徒步路线可短可长,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徒步旅游需求。而且,通过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还可以把相关区域其他自然和文化旅游地有机整合,推动地方经济协同发展。

    尽管我国推出森林步道旅游产品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由于其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对接了各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地方品牌的愿望,由此,国家森林步道作为高品质生态旅游产品,已经在生态教育、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生态休闲、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相信通过不断总结森林步道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国家森林步道将成为深受旅游者喜爱的旅游品牌,依托森林步道推出的精品旅游线路也可以在推动各地旅游和文化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农垦旅游协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58930911、010-58930935  传真:010-58930911
电子邮件:nkxh2010@sina.com 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B座九层
邮编:100097
京ICP备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