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丨海南省儋州市莲花山矿山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
www.sfla.gov.cn  2022-01-10 09:32:17  文章来源:自然资源部 

    案例背景

    海南莲花山位于儋州市兰洋镇,距离儋州市区11公里,自然资源丰富,当地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千年儋州城,万福莲花山。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因生产和生活需要,海南农垦集团原蓝洋农场在莲花山开采石灰矿,留下了6个巨大的采石矿坑和塘体,导致区域内森林植被损毁、水土流失和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原农场职工和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受到影响。

    2018年开始,海南农垦旅游集团推动区域内矿坑修复、环境治理、文化注入、产业发展四位一体联动,将昔日满目疮痍的莲花山,建设成为生态良好、文化融合、产业兴旺的4A级景区和全国第二批森林康养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修复、文旅产业聚集、传统文化弘扬、居民收入提高、区域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

 

海南莲花山氡泉森林养生文化景区大门     邓雪丽 摄

    具体做法

    一是科学开展生态修复和治理,增加生态产品供给。为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海垦旅游集团专项编制了莲花山生态修复和文化景区建设规划,在不新增建设用地、不砍树不毁林、不搞房地产开发的前提下,采取了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文化传承、产业带动四轮驱动模式,利用莲花山的废弃矿坑和6个裸露山体,开展矿山修复和旅游景点建设,形成了以传承当地福文化、森林温泉康养等为主题的六大功能区。

莲花宝池     邓雪丽 摄

    修复过程中,按照安全功能、生态功能、兼顾景观功能的次序,对矿坑及周边山体实施自然恢复、山体加固、林草种植和环境治理,采用网丝铆钉加固修复法,加固了破碎山体4座,治理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消除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对矿坑及周边10余个垃圾场全部进行清理,提高区域环境质量;对相对平坦的废石堆,通过填放肥土1万多车、铺设滴灌水管3.9公里等方式栽种树木,逐步恢复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等功能;在带土斜坡区域种植草皮、灌木等,充分发挥植被的固土护坡作用,有效解决了矿区内水土流失等问题。

    二是因地制宜建设旅游景区,注入传统文化内涵。海垦旅游集团直接投资1.5亿元,带动其他社会资本投资4.3亿元,开展莲花山生态修复和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宽蓝洋区域乡村公路5公里,在矿坑周边修建道路、游览步道15公里,联结景区内6大功能区和各景点;协调有关部门开辟了洋浦万宁高速公路的莲花山互通口,提高出入莲花山文化景区的便捷度。

孝文化长廊景点     钟心图 摄

    生态修复和景区建设中,充分利用当地传统的祈福文化,以生态修福福满山为主题,将福、禄、寿等中华福文化注入其中,依托不同矿坑的独特形态和山体起伏,建设五福临门、独占鳌头、十全十美、孝行天下等文化景观;充分挖掘苏东坡的文化影响力,以苏东坡在莲花山苦心育莲、苦心育人的典故为基础,开发东坡育莲等景点,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在打造文化旅游IP的同时,充分展现生态文化景区的作用和魅力。

博览群书景点修复后     尹建军 摄

独占鳌头景点修复后     尹建军 摄

    三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生态价值实现。海垦旅游集团将莲花山生态修复、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规划相融合,推动建设文康旅、吃住行全产业链,让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企业经营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依托地热资源发展康养产业,发挥氡泉水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优势,把原蓝洋农场内的国家级医疗级矿泉热氡泉引入莲花山景区,将温泉理疗与森林康养、树屋民宿等旅游产品有机结合,在跨界融合的同时让自然生态产品的价值倍增。

    依托矿坑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将区域内长800多米、宽50多米的废弃矿坑变废为宝,修复后建成6万多平方米的矿坑剧场,并编排古韵儋州、水沐莲花光影秀演艺,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游览。引入化石资源开发创意文娱,从辽宁锦州引入387根硅化木化石,创意开发福文化、生态文化产品。

矿坑剧场修复后 尹建军 摄

硅化木园 邓雪丽 摄

    主要成效

    一是生态修复治理效果明显,生态效益显现。莲花山生态修复过程中,共修复废弃石坑面积600余亩,恢复生态水面400多亩,植树造林6万余棵、竹子20万余丛,铺种草皮和花木近30万平方米,恢复周边林地面积近3000多亩,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将原来的矿山垃圾堆建设成为海南最大的热带樱花园,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区域内地表水水质、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等指标稳步提升,为周边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态产品。

 

七彩旱滑景点     邓雪丽 摄

    二是生态旅游发展良好,经济收益增加。通过持续的生态修复和设施建设,莲花山4A级景区运行良好,开业一年多来共接待游客70万人次,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上缴税收超过1千万元,景区资产价值得到了较大提升,有效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炷香广场景点     邓雪丽 摄

    三是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社会效益显著。随着生态修复和景区建设的逐步推进,莲花山周边村庄的40多户农民也由原来的割胶工逐步转为从事餐饮业和零售业,人均年收入得到明显提升。景区内的200多个商铺门面,优先安排给附近的贫困户免费承租1年,每户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带动近百个贫困户稳定就业和脱贫致富。同时,海南农垦旅游集团与原住民合作,投入上千万元资金将景区内原有的废弃民居修缮改造为景区民宿,带动200多名村民就业、景区环境改善和区域内民宿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生态修复到生态造福的转变。

(供图: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宣传教育培训中心、海南莲花山文化景区)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文章

中国农垦旅游协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58930911、010-58930935  传真:010-58930911
电子邮件:nkxh2010@sina.com 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B座九层
邮编:100097
京ICP备0000000